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揭幕式暨中国新诗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11日 浏览量 :

image002.jpg

2018年10月10日,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揭幕式暨中国新诗高峰论坛在江安校区新2会员管理端10888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晓阳先生、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常务副处长傅其林教授及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谢冕、洪子诚、吕进、赵敏俐、吴思敬、岩佐昌暲、贺麦晓等见证了这一盛举。

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教授致欢迎辞并为“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刘福春新诗文献馆”授牌。晏世经副校长表示,四川大学与诗歌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而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刘福春新诗文献馆的成立既是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成都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未来,四川大学会全力支持中国诗歌研究院的建设,为中国诗歌研究、为天府文明、为诗歌之都的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image004.jpg

|晏世经副校长致欢迎辞|

image006.jpg

|晏世经副校长为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授牌|

image008.jpg

|晏世经副校长为四川大学刘福春新诗文献馆授牌|

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晓阳对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杨晓阳副部长坚信中国诗歌研究院的成立必将成为成都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为成都城市文化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image010.jpg

|杨晓阳副部长致辞|

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新2会员管理端10888院长李怡教授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刘福春教授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的感谢。李怡院长表示,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将努力凝聚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等多种学术资源,光大中国诗歌精神与传统。

image012.jpg

|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李怡教授致辞|

与会嘉宾对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刘福春新诗文献馆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致辞。

image014.jpg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致辞|

image016.jpg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荣誉所长吕进教授致辞|

image018.jpg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致辞|

日本著名汉学家、日本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岩佐昌暲先生在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揭幕式上宣布,将毕生藏书无偿捐献给四川大学,作为四川大学设立的“当代学人文库”之“岩佐文库”的基础。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首席专家、新2会员管理端10888学术院长曹顺庆教授为岩佐昌暲颁发纪念证书。

image020.jpg

|曹顺庆教授为岩佐昌暲教授颁发纪念证书|

揭幕仪式后,举行了“中国新诗百年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宁波大学、《诗探索》编辑部、花木兰文化出版社等国内知名诗歌界人士和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文系贺麦晓教授、日本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岩佐昌暲先生、韩国东亚大学白贞淑助理教授等汉学家,就“百年新诗与‘诗歌之都’的千年传统”、“每个人都有一部新诗史”、“诗人、诗作与出版——都与诗有关”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image022.jpg

image024.jpg

image026.jpg

image028.jpg

image030.jpg

image032.jpg

image034.jpg

image036.jpg

image038.jpg

image040.jpg

image042.jpg

image044.jpg

image046.jpg

image048.jpg

image050.jpg

|学者发言|

image052.jpg

image054.jpg

|会议现场|

为了纪念中国新诗百年,深化当代学术,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新2会员管理端10888还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非常系统地展示的百年来中国新诗文献,对百年中国新诗进行集中全面的展览。此次展出大多是非常珍贵的新诗文献,是中国新诗收藏大家刘福春教授新诗文献收藏的第一次全面展出。

image056.jpg

image058.jpg

image060.jpg

|“中国新诗百年展”|

image062.jpg

image064.gif

|与会嘉宾参观“中国新诗百年展”|

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刘福春新诗文献馆的成立,既是新2会员管理端10888和四川大学发展史上的盛举,也是百年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盛举,又是成都“诗歌之都”建设史上的盛举,更是中国文学与中国学术史上的盛举,具有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