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院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做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1日 浏览量 :

20191030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江安校区文科楼311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贡献”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的主持人为蒋晓丽教授,胡易容教授、朱至刚教授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主讲

新2会员管理端10888蒋晓丽教授主持讲座

溯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讲座开始,郑保卫教授以时间为主线,从源头追溯了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办报活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诞生和奠基阶段、以及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的继承发展阶段等史实。在谈到马克思中学毕业写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郑保卫教授由衷地表达了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立大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钦佩,他强调了理想和信仰在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回顾这段历史时,郑保卫教授对重大事件的记忆能精确到日期,并一一细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些时间轴与重大事件中的变与不变。他特别指出,列宁的党报理论是有待更多研究的理论宝库,并冀望后学诸辈能在这一领域继续深挖,有所建树。

我院副院长、胡易容教授参加学术讲座

 

我院朱至刚教授参加学术讲座

回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随后,郑保卫教授讲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研究所得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起点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引入之初就牢牢扎根在中国国情的土地上。

沿着历史的维度,郑保卫教授列举了中共中央五代领导人的新闻舆论思想与理论贡献,他细数并分析了毛泽东的“政治家办报思想”,邓小平新闻宣传的“思想中心说”,江泽民新闻事业的“舆论导向观”,胡锦涛新闻工作“三贴近方针”和今天习近平所提出的“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等思想的内涵。郑保卫教授在对每一代领导人新闻思想做凝练总结的同时,均能敏锐地观察到贯穿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认识。

 

讲座现场

郑保卫教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自己的一个观点:“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的最重大理论贡献之一便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他指出这一认识是具有首创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实践所提炼出的真知灼见。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要在报道实践中贯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精神,在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上多下功夫。

 

讲座现场

 

立足中国土,请教马克思

在这次以“溯源”为主题的讲座中,郑保卫教授还不忘结合最新时事动向,介绍了当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重要话题——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教育。他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党中央、学界和媒体界都密切关注的一个话题,在新闻学院展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郑保卫教授回忆起自己的授业导师、新闻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的甘惜分教授在100岁高龄时赠给他的一幅字“立足中国土,请教马克思”,他也借引此句话与在场师生共勉,牢记生有涯而知无涯,继续发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座富矿,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专业人才。

在互动交流过程中,针对在场同学关于“西方传播理论占据了新闻教育的主导地位,但却和中国的新闻舆论生态存在许多矛盾冲突”的提问时,郑保卫教授认为,高校新闻教育正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规范系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建立“符合实际国情、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新闻教育体系。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前,郑保卫教授鼓励在校新闻学子抓住新闻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大力建设的机遇,重新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仰,做到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将来。

 

同学感想

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周升扬

今天有幸聆听郑保卫老师的讲座,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贡献。老师从马新观的定义和教育目标讲起,行云流水般地解释和剖析了它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国化进程中几代领导人的新闻观和理论贡献,着实生动有趣。反思自身,对西方新闻学理论多有学习,而对马新观的著作原典阅读却有所欠缺。郑老师对西方新闻学著作的阅读全面透彻,学术视野深刻宏大,他的讲解令人受益匪浅。

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王文瑾

正如郑保卫老师所说,中国新闻工作者应该充满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熟读西方经典理论,更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工作者应该传承我们自有的新闻理论,站在中国大地上持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 罗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诞生之日起,到如今尽管已经历了太多的考验和创新,但其中仍有不常被我们所看到的思想内核,这些思想内核依然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合力。从只知道“改变”到接受“改变”,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转换,从“新闻”到“新闻——旧闻——无闻”,是“动中有静”的视野和坚守。

 

采写:李彪 李丹阳 诸葛纯

摄影:李丹阳 诸葛纯 刘雨凡 黄捷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