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云端锦江”讲座览要 | 吴俊: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与转型——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15日 浏览量 :

4101930分,云端锦江系列讲座第十七场通过腾讯课堂顺利举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俊应邀作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与转型——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主题讲座,我院陈思广教授任主持人。 

本次讲座中,吴俊教授以新概念作文大赛和“80的诞生为核心路径,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纪之交的两次变局,即纸媒文学之变与新媒体文学之变,也就是从新时期文学走向新世纪文学的文学转变。吴俊教授认为,新时期文学偏向政治性概念,新世纪文学偏向时间性概念,这两次流变与转型对于文学史的回顾和未来都具有特殊意义。

 

1:线上讲座实况

 

20世纪90年代纸媒文学之变

 

讲座伊始,吴俊教授梳理了世纪之交的文学变局的宏观社会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加速,中国社会全面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中国与世界利益攸关的自觉联系得以建立。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之变体现为作家代际之变、审美观之变、文学生产机制之变,归根结底,即文学史之变。

 

吴俊教授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媒体时代中,纸媒作为商业载体走到文化生产的前台,媒体的商业化与伦理问题成为考验文学和媒体的关键。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媒体以利益为诉求进行内容生产,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吴俊教授认为,都市报纸及其副刊的席卷就是90年代媒体消费文学的典型代表,文学成为媒体的消费对象,而媒体也成为市场的消费品。他引用了陈思和教授的共名无名两个概念,指出90年代之后的文学进入了所谓的无名时代,即:文学在社会的角色开始边缘化,主流性的、潮流性的文学史现象不复出现。

 

以刊物《上海文化》为例,吴俊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当时严肃刊物的生存空间之逼仄。但在文化领域全面进入颓势或瓶颈的时期,《萌芽》异军突起,联合中学语文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作协作家三方举办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了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新一代80后文学作家。吴俊教授认为,“80是特定代际意义上的一代作家,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史地位。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文学社会化动员带来文学生产力的释放,它经历了跨越断裂的一代作家之间的代际更替,导致文学界内部不同场域围绕“80进行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力量的博弈。随着“80在其中站稳脚跟,文学场域内部不同的话语权力逐渐合流;与此同时,新的文学生产机制合法化、社会化。结合近期关于粉圈、同人文等热门话题,吴俊教授指出,现在勃兴的青年亚文化也始于新概念作文大赛激发的青少年写作。

 

在吴俊教授看来,80后文学作家的诞生和发展也伴随着文学审美观的巨变,经典文学传统走向衰微,文学和写作的传统边界崩塌。“80改变了新时期以来包括批评与创作的关系在内的文学内部关系和地位,文学批评内部开始对理论的滞后、失语、空转、不及物进行反省。

 

新世纪新媒体新文明之变

 

讲座中,吴俊教授将新媒体文学定义为凭借互联网平台及其技术(产品)支持而形成的文学作品形态及广义生态。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纸媒文学衰微、博客兴起、电子商务崛起、个人电脑逐步流行和普及为背景,新媒体文学得到发展,在世纪之交诞生于纸媒的“80,经历网络重塑完成了转型,同时成为了最后一代纸媒作家和第一代互联网作家,是新的文学史现实与转型的雏形。

 

吴俊教授例举《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一系列数据,进一步说明目前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已经不容置疑。而对于“如何理解新媒体”这一问题,吴俊教授认为,应该在文明意义上来理解。他说,网络技术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作为一个时代文明水平的标志,它史无前例地解放了文学生产力。在疫情期间,新媒体对人的链接更体现了它的价值;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带来了全方位的文明冲击,表现为界限和壁垒全面被突破、空前激烈的利益冲突、权力结构全面调整、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对峙、规则与秩序的整体性重建等方面。具体到文学界,新媒体造成的文学冲击重构了文学价值观,带来了文学标准和生产方式系统性、整体性的改变,具体包括社会/人际关系以及利益的改变、作者身份地位的改变、作品形态的改变、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学评价的改变、文学市场的改变。

 

由此,文学经典主导的传统在文学之变中趋于衰弱,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新生态获得了一定地位。吴俊教授以青年亚文化为例指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其实很难区分,二者只是相对性概念,在如今文化多元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成为常态,不再只有一种文学声音占据合法的主流地位。对于互联网文学,吴俊教授进一步解释说,从时间点上来看,互联网文学是一个变局;但从长期文学史来看,这也是文学变局中的常态,而互联网文学作为文学史的新面貌目前尚未定型。

 

2:线上讲座实况

 

挑战:变化中的现实与叵测的未来

 

紧接着,吴俊教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文学受制于互联网技术这一观点。他认为,目前互联网技术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互联网文学并不具备在形式、技术、构成上的稳定性。而变化中的现实预示的是更加叵测的未来,这一方面是技术对人的改变,如生物基因、医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显示了再造人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对文学的改变,Alpha Go和微软小冰的出现显示了文学创造的物化趋势,吴俊教授强调,人的文学困境是文学研究者和文学批评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如果人的文学和人的精神世界被技术颠覆,那么人的价值也将不复体现。

 

讲座最后,主持人陈思广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吴俊教授的讲座信息量大,脉络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近二、三十年文学气象的变化,他相信同学们通过聆听这次讲座都是获益匪浅。

 

讲座讲授结束后,吴俊教授在讲座群内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问:请问吴教授,您怎么看待文字本身作为一种媒介在新媒体时代中所承担的角色?

答:新媒体与文字本身并不冲突。从广义来看,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一个产品的传播价值除了需要通过符号呈现外,还必须获得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支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受冲击最大的是纸媒,尤其是作为内容传播的纸媒。如果传播内容不能在新媒体上获得呈现,纯粹纸媒文字的影响力与有效阅读率会持续下降。因此,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必须获得新媒体技术的支撑,否则其传播价值就很难实现。

 

问:吴教授,您觉得学院派学者如何在新媒体文学时代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答:不管是处在纸媒时代,还是处在青年新媒体时代,我认为作为学院派学者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作用,即必须把人类经典的文化传统延续下去。现在的互联网媒介对传统文化历史的延续具有断裂作用,这一作用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是非对错,因为每一个职业甚至每一个人都有其价值定位。我认为我们学院派的学者要站在经典文化传承的价值地位上,同时,我们不把它跟互联网文化、流行文化等做完全对立,而是要用多元化的眼光看待文化发展。

 

主讲人简介

3:吴俊教授

 

吴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冒险的旅行》、《鲁迅个性心理研究》、《东洋文论》(译)、《文学流年》等。

 

 

采写:蒲可意、曾琦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曾琦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