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19时,“云端锦江”系列学术前沿讲座第二十六场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强应邀作“出版学的前世今生”的主题讲座,我院王炎龙教授任主持人,院内外290余名师生在线参与。
出版学是一门综合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出版活动及其规律的独立学科,它为出版工作和繁荣发展出版事业、产业提供学理支撑。那么,出版学走过了怎样的岁月历程?又将怎样发展进步?本次讲座中,张志强教授从行业与学科、出版学的学科意义、国外的启迪和今后的道路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眼中“出版学的前世今生”。
图1:线上讲座实况
行业与学科
讲座伊始,张志强教授通过讲解通识(Liberal art)教育与专业(Professional)教育的区别,指出出版毫无疑问是专业教育,是为出版行业的就业做准备的。但要想回答“出版是否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供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出版的产生。
张志强教授介绍道,一部出版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活动是实现文明的路径。知识传播经历了从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到文字产生,从手工抄写到雕版印刷,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机器印刷到数字出版的过程。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速度加快,带来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出版成为社会的重要产业。可以看出,出版的产生是基于一种社会的需要,出版的进步也是基于一种社会的进步。由此张志强教授认为,出版是为了将前人的经验、知识等记忆下来,是一种社会记忆,也相当于当下所说的“云存储”。出版本质上是知识的存储和传播,这也是出版的重要性所在。知识的价值和作用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代表着国家软实力。
出版行业历史悠久,但出版学诞生较晚。张志强教授表示,自己早年经过研究在所著《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学者杨家骆在《图书年鉴》中最早提出了出版学,书中提出的理想的“图书年鉴”包括出版事业志。但后来又有学者发现,陈伯逵比杨家骆更早使用了“出版学”。1925年“出版学”就已经两度出现在上海南洋大学的《南洋周刊》上。这都代表当时的社会可能对出版学已经有了需求。
1982年11月,时任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的王子野同志在为钱小柏、雷群明编著的《韬奋与出版》 (学林出版社1983年6月版)一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我们缺少对出版工作研究的学科,对出版学的诞生进行了呼唤。张志强教授也借此表示,出版并非无学,实际上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它。
图2:张志强教授在线讲座
出版学的学科意义和国外的启迪
张志强教授认为,出版学已具备国际惯例中学科建制的重要标志。同时他指出,出版学的学科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总结出版工作的规律,为出版业提供理论指导,从理论角度对一个现象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出版工作做得更好。二是总结出版历史,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为出版业发展提供借鉴。出版的历史,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交融在一起的,出版是人类发明发展的助推器。对出版历史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出版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能为当今的出版工作与出版业提供理论指导。三是预测出版业的未来发展,为出版业提供决策指导。目前网络出版刚刚起步,网络出版能否取代传统出版、电子书能否取代传统的印刷型图书等,都是出版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问题涉及出版形态的演变等,直接关系到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出版学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出版学在学科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张志强教授介绍了中国出版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过程。以此为比对,他还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教育与出版科研等情况,指出从英美学科的目录设置中可以看出,出版学科是一个与“新闻学”并列的、单独的一级学科,这些都对我们有所启发。
图3:师生在线交流
今后的道路
在回顾历史和介绍现状后,张志强教授详细分析了当下面临的问题。首先,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前,产业、产品的边界很清晰,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模糊。当下我们应该对产业的边界、出版的边界与学科的边界进行明晰,其中学科的边界问题是现在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和研究的,一个学科需要形成一个闭环,但也需要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环链条。此外,从教育的角度看,我国正进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问题也需要重视,我国当下的专业设置大多是与就业相联系,国家政策与就业局限也限制了社会对出版的认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出版专业的重要性。在未来,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在出版教育上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进行完美的衔接,提高大家对出版专业的认可度。
图4:王炎龙教授点评
讲座结束前,同学们通过在线语音与文字留言的方式与张志强教授就新技术发展对出版行业的影响、出版史研究和出版专业就业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主持人王炎龙教授也与大家分享了讲座感受:“张志强教授的全面解读和深刻讲解,使我们对自身现在研究的专业和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张教授对这四个方面非常深入的解读,其视野是比较的和历史的,在展示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和信息本身的内容都具有权威性。这次讲座使我对整个出版学的前世今生有了深刻体会,这一进程体现了出版的演化史其实就是文字史、文化史和文明史。出版的变迁体现了技术的进化、知识的传承和知识的创新,而出版人、出版家的奋斗史也彰显出我们对学问的探究精神。”
主讲人介绍:
张志强,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淡江大学《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大陆地区主编、美国Humanities Conference and Journal国际顾问等,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出版理论与出版史、社会转型与出版发展、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著有《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现代出版学》《非法出版活动研究》《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等多部专著。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采写:李丹阳
图片:同学提供
编辑:刘雨凡、诸葛纯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