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9:00,“云端锦江”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八场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涛教授应邀作题为“图式论:图像思维与视觉修辞分析”的主题讲座,我院胡易容教授任主持人,院内外近300名师生在线参与。
本次讲座中,刘涛教授基于视觉修辞学( visual rhetoric )的理论框架,审视图式的内涵及其运行“语言”,进而解析视觉实践中的图像思维基础及其深层的框架逻辑。图式是一种通往心理表征的“算法”体系,一种抵达事物形式与特征的“建模”结构,其功能就是为认识活动提供一种“加工”依据,它使得我们的知觉过程变得有“章”可循。刘涛教授认为,视觉认知活动的图式工作,主体上是沿着形式建构与意义建构两个维度展开,前者对应的图式类型是完形图式,后者对应的图式类型是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在“视觉形式”维度上提供了一种抵达“文化形式”及其本质的认识路径。
讲座实况
一、作为“修辞问题”的图式及其“语言”
讲座伊始,刘涛教授首先列举了2010年江西宜黄自焚事件、2011年甘肃正宁校车事件等为代表的各类“影响时代的图像”,并以视觉框架角度来探讨图式问题的兴起。刘涛教授指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认识是,图式本质上意味着一种心理认知结构,其功能就是对我们觉察到的事物进行范畴定位、类型归类、形式捕捉,以及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进行思维加工。视觉框架( visual frame )超越了“语言框架”,视觉框架分析( visual framing analysis )为如何开展视觉文本的框架分析提供了基础性的图式,而视觉图式则是一种重返视觉研究( visual studies )的基础形式。
针对作为“修辞问题”的图式及其语言,刘涛教授以2015年叙利亚难民危机和2019年美墨边境的难民为例,介绍图像“形式”所释放的“能量”。通过引用美国心理学者杰瑞·伯格( Jerry M.Burger )对图式的两大基本认知功能的概括:一是帮助人们感知并知觉周围的环境特征,特别是形成超越实在对象的知觉形式;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加工信息的组织原则和结构,刘涛教授提出,在一个“语用”情景中,当既定的图像“形式”进入一个激活、发现、挪用、发明、再造的生产体系中,图像功能( function )和效果( effect )的发现使得修辞实践成为可能。
讲座实况
二、图式理论的哲学起源
随后,刘涛教授分别就图式的“出场”语境、图式“出场”的问题意识、图式的内涵和功能、图式是否存在、范畴应用于现象的图式原理、图式是如何产生的等方面的问题,立足于“图式问题”的发生学语境及其学术史脉络,从把握现代心理学体系中的图式内涵出发,解析了视觉修辞学意义上的图像功能与策略。
刘涛教授介绍道,康德通过一系列先验性假设,积极寻找感性和知性之间的桥接方式,而图式恰恰就是康德发明的这种“中介”或“媒介”,其功能就是在先验演绎维度上实现感性和知性的结合,由此便诞生了康德的“图式说”,亦即“图型说”。
作为一种兼有知性和感性的图式究竟是否存在?对此,刘涛教授认为,由于图式兼具范畴和经验的双重性质,而范畴本质上意味着纯粹知性概念,即知性概念的先天形式,那么,寻找图式的有效方式就是发现感性的先验形式,即“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康德认为,时间是范畴应用于现象的基本图式,时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它既是先天的又是可感知的;时间即包含了范畴的先验形式,又包含了现象的感觉因素,因而具有联结范畴和现象的中介功能。
基于此,刘涛教授提出,图式本质上是想象力的产物。图式虽然不等于意象,但是图式对于一个经验概念而言,意味着一种使概念产生意象的规则,而从概念到意象,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
三、完形图式与“图式的结构”
刘涛教授借视觉图式研究的代表性学术流派——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系列 “似动实验”,简要阐释了视觉认知的心理加工机制和心理活动中的图式加工原理。他认为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组织法则,本质上回应的是图像完形问题,也就是通过对图像形式的提炼和抽象,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视觉形象。同时,视觉信息加工的前提是对图像内容的抽象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意义。刘涛教授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将康德的“先验范畴”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心理认知意义上的“经验的原始组织”,格式塔心理学“出场”的哲学基础则是康德的先验论思想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
此外,刘涛教授依据视觉形式建构的逻辑层次,将完形图式的工作“语言”概括为五种代表性的视觉加工方法,亦即视觉形式识别与抽象的五种完形法则: 一是整体加工法则,二是主体识别法则,三是认知补偿法则,四是相似与联想法则,五是同构与转换法则。他强调,之所以将完形图式视为一个视觉修辞问题,根本上是因为五大完形法则不仅涉及视觉认知问题,也指向视觉文本生产的修辞策略问题。
讲座实况
四、意象图式与“思维的框架”
在该部分讲座中,刘涛教授从意象图式作为一种思维语言、意象图式的生成与演变及其文化逻辑、视觉修辞的意象图式三个方面切入,进一步揭示了意象图式并非一种纯粹的视觉形式,而是一种具有认知能力的心理加工装置。
刘涛教授将意象图式比作一种“数字米姆”( digital memes ),它流动于不同的视觉文本之间,不仅提供了一种把握文本间性( intertextuality )的修辞学方法路径,也成为我们认识图像文本语言及其社会动员( social mobilization )的图式结构。在图像话语的生产体系中,对特定视觉意象的建构、激活与再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视觉修辞策略和路径。
此外,刘涛教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视觉修辞意义上的国家隐喻变化:国家指称概念从早期充满伦理意味的“祖国母亲”,到当前社交媒体时代逐渐延伸为充满疯狂荷尔蒙的“阿中哥”。他指出,“祖国母亲”对应的意象图式是以“保护”“安全”为意象本质的“容器图式”,“阿中哥”则主要体现为以“追随”“信任”为意象本质的“前-后图式”。从“祖国母亲”到 “阿中哥”,国家政治话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话语变化的深处,则存在一个可以识别的意象图式的变迁过程,即从“容器图式”到“前-后图式”的转向。可见,一个时代的“文化形式”,往往对应于一种可以识别和分析的“视觉形式”,而意象图式无疑在“视觉形式”维度上提供了一种抵达文化本质的认识路径。
讲座实况
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以文字的形式与刘涛教授展开交流。讲座最后,刘涛教授总结道,由于转喻和隐喻意味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视觉转喻和视觉隐喻则意味着视觉修辞的两种基本“修辞结构”( rhetorical structure )。同时,刘涛教授还从修辞学、后真相、情感结构、政治参与、知识生产、技术哲学、媒介化社会等角度,对凝缩图像及其意义生成的“图式”原理、视觉框架研究可以回应哪些深刻的传播问题或人类问题,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讲座结束后,参与师生认为很有收获,深受启发。
师生互动交流
主讲人简介
刘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视觉修辞学、环境传播研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目前担任中国大学MOOC《新媒体文化十二讲》《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负责人。
采写:郑秋
编辑:林丽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