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我院主办的“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线上顺利举行。新2会员管理端10888教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兼青年教师与专职科研队伍管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传统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副主任王彤伟教授作了“韩国古代汉籍文献及语言研究价值”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谭伟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近200人参与。
王彤伟教授主讲
谭伟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中,王彤伟教授主要就“韩国古代汉籍文献”的文字形态、文献价值、语言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韩国古代汉籍的文字形态。汉字传入朝鲜半岛至《训民正音》发布之前,朝鲜半岛借用汉字记录语言的方法大致有五种:借形音不借义、借形义不借音、形音义并借、仅借形而不借音义、利用汉字“六书”原理造新字。韩文创制之后,文献的文字形态逐渐多样。汉文、乡札、悬吐、谚解是较为典型的几种形态,阅读韩国古典汉籍前应该先有所了解。
第二,韩国古代汉籍的文献价值——以《文心雕龙》在朝鲜半岛的流传为例。目前,最早能见到的《文心雕龙》在朝鲜半岛的文献记录为新罗时代崔致远的《无染和尚碑铭并序》和《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其中引用《文心雕龙》的文句,对敦煌本、宋《太平御览》及元刊本抵牾不合处有重要文献价值。且该传记时代明确、文字清晰,是《文心雕龙》乃至汉籍域外传播、文学文化思想交流、比较文学研究等都绕不开的重要资料。
第三,韩国古代汉籍的语言价值——以汉文词为例。汉字是高丽文士书面表达和记录的手段,高丽文士通过阅读中土经典文献学习汉语,然后用学会的汉字书面语进行记录、交流和创作。同时,汉文词的作者都是熟谙汉语的上层士人,他们密切关注并尽力模仿当时中国的名士,其作品的语言和中土基本同步,可以作为中土近代汉语研究的补充。高丽士林在这些汉字书面语中保存了当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语言信息,这些可以作为研究古代汉语与中土文化域外传播及变异的重要依据。另外,高丽汉文与本土汉文的关系属于单向的接受影响型关系,因此高丽汉文词中记录的词语基本都是本土词语的存照,可以为汉语词义训诂、词汇历史研究及大型辞书修订提供新的材料。最后,对高丽汉文词中的词语进行深入研究,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丽词文献的整理质量,帮助纠正不准确的韩语翻译。
讲座结束后,谭伟教授总结道,王彤伟教授本次讲座呈现的材料充足、论述丰富,信息量很大,让我们看到域外汉籍是一个无尽的宝藏,非常值得挖掘。
讲座介绍:“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系列讲座是新2会员管理端10888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川大中文学科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成果突出。近年来,以曹顺庆、项楚、赵毅衡、李怡、张弘(普慧)、徐新建、傅其林等为代表的知名教授,带领老、中、青研究生导师团队,传承严谨学风,研习中外经典,创新学术话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期待社会各界与我们互动参与,共同探索新文科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文|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