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览要|熊澄宇: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26日 浏览量 :

   2020年11月25日,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澄宇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库闻书店做了题为“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考”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主办,学院蔡尚伟教授主持。在“十四五”即将来临之际,熊澄宇教授分享了对文明互鉴框架下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深度思考与解读。讲座吸引了多所高校师生、政界、商界等人员参与。

微信图片_20201125203454

微信图片_20201125213704

讲座现场

熊澄宇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从中国人民对“文化”一词认知的历史沿革谈起,比较了“文化”和“文明”二者在定义的差异,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之后他以“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含义延伸至“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并逐步拓展至文化生产力融合精神的价值体系、物质的符号体系、行为的制度体系等方面,讲明了文化生产力如何综合体现国家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在此之后,熊教授从对理论的解读回到现实中文化产业的实践。从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口号以及不同城市如何发展不同特征的文化产业来阐明文化产业如何创造产值;从文化产业中蕴含的历史传承、宗教信仰、民族风情、节庆民俗等方面来论述文化生产力的物质属性和精神价值。在文化产业中加强战略建设方面,熊教授表示,发展文化生产力,首先是知道为什么做文化产业?其次还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思考,如何做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如何让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需要?此外,面对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熊澄宇教授还指出,要坚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理念。

熊澄宇教授在分享内容结束之后与在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一位来自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的同学以汉服文化为切入点,就成都作为“汉服第一城”的发展问题、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费现象与熊澄宇教授进行了交流。熊澄宇教授认为,应该从历史和当前的时代背景共同出发,来关注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在交流讨论中,蔡尚伟教授亦分享了他依托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其他方面相关优质资源,以“汉服文化为切入点,在“美丽中国”框架下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通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业产品的受众,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来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01125204854

蔡尚伟教授进行讨论总结

在提问交流环节结束之后,蔡尚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熊澄宇教授的讲座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站在“文明互鉴”的高度,在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展开了对于文化生产力的思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中国正进一步提升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需要破解文化消费力和文化生产力的关系。蔡尚伟教授也将继续坚持“基于传统,勇于创新;基于批判,善于建设;提升人生,改良社会的“建设学派理念,坚持“文明互鉴,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坚守“大文化、大传播、大产业”的路径。随后,在场观众与熊澄宇教授合影留念,本次两代文化产业学者的相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微信图片_20201125210147

讲座参与师生合影

主讲人简介

微信图片_20201125213518

熊澄宇,清华大学责任教授,上海交大访问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专业方向为跨学科战略研究。主持创建清华大学传播系、参与创建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期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委员,中央网信办十四五网信总体规划咨询专家,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委员,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并完成国家八六三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不同领域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目前正主持第三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总体安全观视野下的互联网治理体系研究》。

采写|周晓言

摄影|赵紫晨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